今年以来,岐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将青少年学生作为党史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坚持党史宣传与青少年“四史”教育相结合,以党史进校园活动为依托,探索实施党史学习教育“五入”工作法,做深做实党史宣教工作,用党的初心使命引领青少年学生奋进新征程,努力践行请党放心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担当。
一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入团仪式。由岐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和团县委牵头,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以“1+3项目”为主线,组织开展1次“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各校团委以开展红歌班班唱,云端唱红歌等形式,组织开展3次主题团日活动,在庄重的仪式中强化新入团团员的身份认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爱党爱国观念。
二是将党史学习教育嵌入校园文化。深入各学校开展红色书籍进校园、党史故事宣讲会、校园流动巡展等活动;结合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指导配合学校开展红色诗歌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歌演唱比赛、红色文化征文、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联合县教体局指导各学校广泛开展红色班级文化评比活动;指导县图书馆和部分学校图书馆开辟党史书籍借阅专区,打造校园红色文化长廊;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重点加强对岐山红色历史挖掘整理和利用,为校园红色文化阵地建设提供史料支撑,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让红色基因成为校园文化底色。
三是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思政课程。坚持“三个融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加入党史知识宣传教育,结合学校思政课程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选择课程切入点和课程内容,促进党史教育与思政课堂有机融合;视听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政课堂组织观看红色影片,组织开展“红心向党”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学党史”微队课,课前三分钟唱红歌等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达到让学生爱听,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坚持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融合,打造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学课堂,线下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党史宣传和学习教育活动,线上组织网络媒体宣讲党史知识,播放红色影片,创新打造党史宣教新平台。
四是将党史学习教育汇入社会实践。统筹全县红色文化资源,制作发放《岐山县红色地图》3000份,联合团县委制作《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地图》,免费向全县各中小学校发放;协助组织学生到中共宝鸡地区组织创立活动旧址、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岐山烈士纪念园等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联合团县委、县教体局拍摄《红领巾讲党史教育基地》系列视频7个,《红领巾讲革命故事》6期,制作“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探寻岐山党史教育基地”专题视频1期。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巡回展播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全县党史教育基地对外影响力;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深入村组,寻访革命老兵和共产党员,听他们讲革命故事,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五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走入组织生活。注重发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领学、促学”作用,联合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对县教体局党组下设的61个学校支部组织发放党史宣传教育倡议书,鼓励号召学校党支部开展一次党史知识学习、讲一次红色党课、组织一次红色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走入学校组织生活。进一步发挥全县党史教育基地作用,联系协调各学校支部在县内党史教育场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年内,全县红色教育基地接待各中小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2场次;组织开展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党史宣讲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专题征文等活动,有效激发学校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情怀。
年内,全县共开展党史进学校活动325场次,参加人员共计11760人次,全县各中小学校党史学习宣传氛围进一步浓厚,学校党史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史“七进”活动质效稳步提升。
( 张亚娣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