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来源:《陕西党史》2021/10 作者:余天娥  时间: 2021-12-17  阅读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历史、透析历史、反思历史、总结历史,善于从历史中不断汲取营养、涵养理念、自我完善、走向成熟。结合工作,最近我认真研读了《改革开放简史》这本书。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本书共有七章,全面介绍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展现了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40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在研读中,我印象和体会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上,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打响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影响最广的脱贫攻坚战。

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我是1978年出生的,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生在这一伟大的时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时候的记忆里,村里的路是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住的是土房子,点的是煤油灯。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吃的是玉米糊,晚上还是玉米糊,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馅饺子,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个煮鸡蛋。现在的村里,走的是水泥路,家家户户住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用的是电灯,看的是电视,拿的是手机,顿顿都可以吃肉、吃鸡蛋,生活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2019年9月,我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来到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江山村。扶贫路上,我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情感真正融入基层,深入实际,和群众建立深厚的友谊,全力以赴完成好各项工作。江山村有119户贫困户,丧失了劳动能力的群众,通过低保政策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患有重大疾病的群众,通过医疗救助缓解了家庭的压力;住土坯房的群众,依靠易地搬迁政策改善了居住环境;有就业创业梦想的群众,依靠扶贫优惠政策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教育资助和“雨露计划”实现了读书的愿望……

两年的驻村扶贫,我亲眼目睹江山村的巨大变化,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深刻感受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山村的发展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作为党史工作者,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增强党史工作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履职尽责担当,埋头苦干实干,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为新时代党史和文献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为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三处四级调研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