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驻守陕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赴朝参战,陕西先后为该兵团补充兵员31430余人。随后,陕西军区独立二、七、九团和独立四团一部也相继加入志愿军行列,共计72个连,15243人。同时为志愿军抽调、代训汽车司机、卫生员近千人。赴朝作战助勤的众多优秀分子,他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些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异国他乡。在国内抗美援朝运动中,陕西儿女踊跃支前,屡建奇功,表现出昂扬的英雄气慨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给陕西人民增添了光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英名。现将已知部分陕西籍抗美援朝英烈刊载。
特等功臣彭富礼
彭富礼,陕西省紫阳县人,1923年9月出生,1949年7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第181师第541团1营2连2班副班长。1951年4月,他带领一个3人战斗小组坚守高台山前沿541.2高地,一天之内打退敌人由排到营兵力的进攻数次,毙敌100余人,阵地屹立未动,荣立特等功。
特等功臣卢耀文
卢耀文,陕西省安康县人,1922年出生。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第63军后勤部汽车2连8班副班长。他在胜利完成运输任务的情况下,在节约油料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创造了全军节约油料的新纪录。1952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卢耀文记特等功。1953年9月,卢耀文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他“二级模范”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先后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
杨育才,1926年生,陕西勉县人。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阵地防御作战、巩固阵地作战、战术反击战及夏季反击战役。他作战机智勇敢,被誉为“大力士”、“飞毛腿”和“小诸葛”。1964年问世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和此后公演的电影《奇袭》中的主人公“严伟才”,其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
特等功臣罗沧海
罗沧海(1930—1954年),男,陕西省长武县人。 1948年4月参加西北野战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1月,进入航空学校学习。1950年10月结业后,奉调东北军区空军任飞行员。1951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飞行员、飞行大队长。 1954年1月8日,在辽宁省抚顺市上空飞行训练中,因飞机失事殉职,年仅24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敌机多架,立特等、一等、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3次,被誉为“空中神炮手”。
特等英雄郭正喜
郭正喜(1932~1987),陕西省耀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第76师第228团第十连战士。1953年6月14日,在夏季反击战役中,为夺取鱼隐山1089.6高地战斗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和战友们坚守高地西北山梁,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猛烈反扑。副班长牺牲后,他又独自打退敌人4次反扑,一直坚持到天明才奉命转移。在执行任务中,他孤单深入南朝鲜军营指挥所,全歼指挥所守军。志愿军总部为他记特等功一次,授志愿军特等功臣勋章。朝鲜向他颁发了朝鲜一级国旗勋章。
特等功臣苏世英
苏世英,陕西省洋县人,1931年出生,194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4团第1连副排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平康、金化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在平康、金化地区防御作战中,他率本班坚守前沿阵地,击退敌军两个连的7次进攻,歼敌115名,荣立二等功。
特别是1952年10月15日在上甘岭597.9高地反击战中,他勇敢沉着,奋勇向前,连续炸毁敌军3个火力点,使突击部队得以迅速冲上主峰,全歼守敌430多人。他虽在爆破中3处负伤,仍顽强坚持战斗,在随后保卫主峰的战斗中和战友们一道又打退敌军5次反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
一等功臣兀运杰
兀运杰,陕西省蓝田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190师568团9连六○炮手。1951年6月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中,他所在的连坚守一个山头阻击敌人,掩护友军。当连长发现山下约一个连的美军正准备向他们连的阵地发起进攻时,立即命令兀运杰用六○炮轰击敌人。可是六○炮的炮盘在此前的战斗中损失尚未装配。兀运杰情急生智,把六○炮顶在山坡上试射,只见炮弹在离敌群不远的地方爆炸。兀运杰校正矩离后,双手捉住炮筒,叫装填手快速装填。炮弹一发接一发地准确地落在敌群当中,正在集结准备向我阵地发起进攻的美国兵被打得四散奔逃。连长立即指挥全连战士冲下山去,把美国兵打得狼狈逃窜。战后立一等功,出席了军师英模大会。
一等功臣尤茂钱
尤茂钱,陕西省紫阳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192师576团二连战士。1951年8月16日他所在的部队与美国王牌军——骑兵第一师(华盛顿开国时建立的一支部队)两个连发生了遭遇。敌人的坦克气势汹汹地冲向我军,尤茂钱抱着炸药包勇猛地向敌坦克冲去,把第一辆坦克炸毁,坦克里的敌人爬出来准备逃命,被我战士全部消灭。紧接着美军的第二辆坦克又向我开来。尤茂钱又抱起炸药包在战友们的掩护下迅速地爬到了第二辆坦克跟前,把炸药包塞进坦克的履带,坦克被炸翻到公路一旁,炮筒插进公路边的水沟里去了,坦克里的敌人一个也没有跑掉。后边的6辆坦克看到前边的两辆坦克被炸毁,便赶紧关了灯不敢开过来,趁此机会,副营长指挥战士们向敌人展开勇猛的冲击,敌人丢下许多尸体和武器弹药狼狈逃窜。战后立一等功,被选为国庆三周年归国观礼代表,见到了毛主席。
钢铁战士蔡金同
蔡金同(1928—1996),陕西省眉县城关镇北兴村人。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99团侦察连战士。1951年11月30日,在朝鲜铁原以西阿谷右里伏击战中,蔡金同孤身一人歼敌14人。在掩护部队转移中,身负重伤的蔡金同强忍剧痛把流出肠子塞进腹中,以顽强的毅力爬回了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蔡金同记一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钢铁战士”的光荣称号。
二级英雄模范杨树华
杨树华,男,汉族,1919年出生,陕西省渭南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8年11月参加革命,1950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第355团第8连班长。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担任守备诸鹤山西南725高地任务,英勇顽强。1951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二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3年3月,第40军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阻击英雄姚玉玺
姚玉玺,陕西省勉县马道区东树坪村人。1929年生,1949年入伍,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随志愿军入朝,在著名的朝鲜江原道金化上海峰阻击战中,姚玉玺与全班9名同志坚守在前沿阵地,与敌激战七昼夜,多处负伤不下火线。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阻击英雄”称号,并记一等功;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国家二级勋章。1951年国庆节,参加了志愿军战斗英雄归国观礼团,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接见。
团长烈士康致中
康致中,男,1919年11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1937年2月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参谋、作战股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职务。1953年奉命率领部队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19团团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和夏季进攻战役。1953年6月26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临津江笛音里西北无名高地反击战中遭敌机轰炸光荣牺牲。1954年4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向康致中家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批准康致中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