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致电中共中央,请求中国工农红军南下关中进驻渭北地区。中共中央接受了这一请求,命令红军主力于1936年底到1937年8月陆续进驻渭北地区,主要集中在泾阳县的云阳镇、桥底镇和富平县庄里镇。红军前敌总指挥部设在云阳镇文家大院,彭德怀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在此期间,红军的主要领导人都在云阳,共商抗日救亡大计。云阳是中国工农红军请缨杀敌的会师地,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誓师抗日的出发地。
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推动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翌日,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呼吁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发出通电,请缨杀敌。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出以团结抗战、实行民主政治为主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表示愿意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把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派出由周恩来等组成的代表团到庐山同蒋介石谈判。在中共的敦促和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于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准备应战”。但是,在英美帝国主义对日本采取绥靖主义政策的影响下,国民党当局仍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妥协谈判,而把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搁置不顾。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国民党当局的统治中心南京受到直接威胁,蒋介石被迫于8月22日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O师、第一二九师。 第一一五师以原红一方面军为主编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下辖第三四三旅、第三四四旅;第一二O师以原红二方面军为主编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下辖第三五八旅、第三五九旅;第一二九师以原红四方面军为主编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下辖第三八五旅、第三八六旅。全军编制共4.6万人。
二
红军改编后,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一五师、第一二九师、第一二O师分别在泾阳县云阳镇、桥底镇和富平县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广大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大会,为出师抗日的子弟兵壮行。
1937年8月底,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一五师一部,在云阳镇大操场举行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誓师大会。大会由邓小平主持。参加大会的除驻云阳地区红军全体指战员外,云阳镇各界代表及云阳、培英两所小学的全体师生手举小红旗,高唱抗战歌也参加了大会。大会向红军指战员颁发了红军建军10周年纪念章。朱德总指挥在会上作了红军改编和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动员讲话,并带领与会指战员高声诵读了《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当要求全体指战员将红五星帽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脱下红军军装穿上国民党军灰布军装时,许多指战员想不通,有的伤心流泪。朱德、彭德怀和其他首长耐心地向同志们阐述了团结抗日的意义,说明改编后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永远不会改变的道理,消除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顾虑。
9月6日,第一二九师在泾阳县桥底镇三里村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召开改编誓师抗日大会。指战员们借用群众的桌凳、木板和椽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检阅台,全师万余人列队在检阅台前,师部把号兵集合起来,组成了临时军乐队。清晨的天空浓云密布,阵阵清风挟裹着零星的雨滴。临开会前,大雨倾盆如注。师长刘伯承、政训处主任张浩等泰然自若地站在检阅台上,全体指战员站在暴雨中,秩序井然。大会由陈赓主持。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刘伯承检阅了部队,并作了讲话。刘伯承师长在简要讲述了全国的抗日形势后说:“我们共产党人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成最高利益。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我们要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抗日救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我们要把阶级的仇恨埋在心里,和国民党合作抗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九师。”接着,他指着一顶缀着青天白日帽徽的军帽说:“这顶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说完,他发出换帽命令,全师同志依依不舍地摘下红五星军帽,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紧接着举行了授旗和宣誓仪式。全体指战员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激昂的口号声和宣誓声响彻云霄。与会指战员热血沸腾,群情振奋,决心奔赴抗日前线,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三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所辖各师动员和誓师抗日后,于1937年八九月间分期分批从驻地出征,开赴抗日前线。
第一一五师分为两个梯队,分别于8月22日和25日从泾阳县云阳镇出发,经富平、澄城、合阳,由韩城县芝川镇渡过黄河。
第一二O师于9月3日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发,沿第一一五师行军路线渡过黄河,集结于晋西北的神池、八角堡地区。
八路军总部于9月6日冒雨从云阳镇出发东进。首长骑马,战士步行,大家一路高歌。经三原、富平,过蒲城、澄城,跨合阳、韩城,于16日从韩城县芝川镇渡口乘木船过黄河。这时,晋北大同、察南蔚县失守,日军以钳形攻势深入山西,逼近朔县、灵丘长城一线。朱德总指挥率总部沉着东进。
第一二九师于9月16日从泾阳县桥底镇出发,先抵富平县,准备东渡黄河,沿同蒲路北上抗日。出发前,刘伯承等师部领导指示全体指战员,认真执行群众纪律,把住过的民房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当地群众挂起彩旗、标语,学生、农民排成队,站在街道两旁夹道为子弟兵送行。部队从桥底东进过三原,当天抵达富平,后经韩城县芝川镇渡过黄河,由山西万荣县到达太原抗日前线。(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