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陕西落地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 2018-05-21  阅读量:


1.png

图为《人民日报》刊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资料图片
11.jpg   

开栏语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为回望陕西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足迹,记录伟大历程,坚定改革信心,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日报社联合开设“伟大历程·陕西足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围绕陕西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大典型,从历史细节切入,既突出“第一”、展示成就,又由小处着眼、往大处延伸,力求以图文并茂的百期专栏,勾勒出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陕西足迹。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三秦大地40年的发展硕果累累,三秦儿女40年的足迹坚实有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征程。 
  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的第二天,中共陕西省委迅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讨论三中全会公报,要求全省深刻领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意义,动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大干快上,全面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79年1月8日至21日,中共陕西省委召开了省、地、县三级干部会议,讨论如何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陕西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任重作了重要讲话,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马文瑞作了题为《团结起来 建设现代化的陕西》的讲话,时任省委书记的李尔重作了题为《实现战略转移 首先抓好农业》的报告。会议认为,经过对全省各级领导班子的初步整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但还有很多遗留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补课”。特别是在工作重点转移以后,要切实按照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尊重和保护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自主权,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围绕农业办好工商文教科卫事业。 
  这次会议对陕西历史上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澄清、作出了决定,并指出无论在什么运动中定的案,也不管是哪一些领导机关、哪一个领导人定的案,只要是错案就得平反,是冤案就要昭雪。为陕西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拨乱反正开了一个好头,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陕西的重新确立和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凝聚起了人们为陕西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干劲和热情。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活跃,呈现出了努力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 
  省委根据1979年3月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的精神和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作出了《关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决定》,坚决抑制了从右的方面反对和从“左”的方面曲解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转移的顺利进行。1979年5月11日,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根据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讨论制定了陕西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和措施。 
  会议要求,在农村不断放宽政策,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实施适应陕北、陕南、关中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针,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解放生产力。在工业战线着手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增产日用消费品;搞好国防工业的军民品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通过努力,陕西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

(执笔:王杨)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