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建国初期扫盲运动与基础教育

来源:《陕西党史》  时间: 2020-04-01  阅读量:

商南建国初期扫盲运动与基础教育

田光庆  孙华鑫


建国初期,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商南县教育事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扫盲工作还是基础教育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商南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提高广大工农群众文化素质,党中央、政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旨在通过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普及成人识字教育,提高全民识字水平。1950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1952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及1956年中共中央、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都明确指出,扫盲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政治任务”。扫盲工作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倍受全党全国的高度重视。

1949年2月商南解放后,区乡人民政权相继建立,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县人委”)十分重视扫盲工作,坚持把在广大城乡进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作为成人教育的基本任务,重点对工农干部进行扫盲,并逐步推广到青年和群众中去。当年1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冬学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农村冬学运动是适应广大群众需要与实际工作密切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应在全国农村中普遍推广。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商南专门成立冬学委员会领导扫盲工作,各区公所相继办起冬学,利用小学教室、祠堂、庙宇等作为办学场所,办有文化补习班、识字班、速成识字班、政务学习班等,采用省编《文化课》《民校识字课本》《新编三字经》和边区政府编印的冬学识字课本,开展以识字教育为主的文化课兼时事政策宣传。扫盲教学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教学本组本村、本乡的人名、地名、合作社名、工具名、庄稼名、数词、量词和其它农业合作迫切需要的语词;第二步,教学本县、本区、本乡、本村常见的事物和常用词,加上一些本省和全国性常见的事物和常用语;第三步,教学本省常见事物和全国性常见事物及常用语词。通过这三步教与学,使学员能基本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记简单的帐、写简单的便条并会做简单的珠算,以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要求。具体学习内容和方式由各区乡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1950年冬,各区设立冬学委员会,各乡以大队或生产队为单位办起冬学、夜校、识字组、读报组和业余学校;除识字外,还配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政治运动进行宣传教育。至年底,全县办起冬学212所、农民业余学校29个、初级班48个、高级班5个、分散识字初级组94个,学员来源于党团员、乡村干部和青壮年农民共1万余人。1951年1月,县委召开各区冬学模范教师和模范学员表彰会,40名学员、3名教师受到表彰奖励。同年3月将冬学改为常年民校。年底全县办起常年民校193所、学员10823人,入学人数占到全县总人口16.5%,民校教师达193人。到1952年底,全县常年民校发展到423所,学员增加到18131人,一大批不识字农民脱离文盲队伍。

商南县委根据中央关于“准备干部,重点试办”的速成识字教学方针,1952年在全县开展速成识字运动,9月15日至10月17日在县城办起速成识字试验班,招收学员36人,对象为区乡干部,结业时80%学员能简单写信、记账和读农民课本、报纸及通俗读物。年底又举办两期干部速成识字法训练班、实验班,培训学员814人。1953年3月商南县教育委员会成立,县长谭道鹏任主任,并在原有速成班、常年民校基础上新办扫盲点98处,在人烟稀散的深山区建识字组46个,共有学员2766名。除业余小学外,各区还办有业余扫盲班、初中班和高小班。县扫盲委员会还编印《农民识字课本》《同音识字课本》,发给民校学员学习。县委还结合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在县城关中学办起会计班,把符合条件的冬学转为民校。距县城较远的赵川区至年底办有教学班18个、识字组2个,农民业余高小班1个,参加学习人数1566人。

1956年,县委在各乡建立乡级扫盲协会,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商南县扫盲协会,促进了业余教育发展。全县共成立乡村扫盲协会35个、会员19828人,青年扫盲队26个716人。同时农业合作化运动给扫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县94.6%农户加入高级农作合作社,由社统一安排生产、会议和学习的时间,解决了生产和学习的冲突问题。农业社还帮助民校买灯、补助夜校的灯油。民校毕业的学员担任了农业社队会计、记帐员、保健员、扫盲教师,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为农业等各条战线输入一大批新生力量。随着全县扫盲工作进一步开展,各区均出现村村办学、社社办校的喜人局面,半日制、全日制、夜校、团夜校、识字组等各种形式的扫盲班校迅速出现,扫盲工作如火如荼。县委、县人委还召开全县扫盲积极分子大会和民校教师学习会,到会扫盲积极分子263人,表彰先进并总结工作,安排新的扫盲任务。年底,全县干部职工达到初小毕业的占13.4%、高小肄业的占10%、高小毕业的占24.36%,初中肄业2.1%、初中毕业占13.5%,高中肄业占3.3%、高中毕业占3.5%,文盲和半文盲占11.4%。

1958年县委响应上级“万人教、全民学”的号召,再掀扫盲工作新高潮,全县各区乡在原有冬学、业余学校、农民夜校的基础上,办起“农民大学”“红专大学”等三合一(政治、技术、文化合一)学校27所。当年10月,由于全民大炼钢铁和各行各业的大跃进浪潮,全县出现劳动力紧张的局势,扫盲工作也逐步接近尾声。至1959年底,商南县在基本扫除青壮年农民文盲的基础上,开始基本普及业余初等教育。

商南建国初期的基础教育

建国初期商南教育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和日臻完善、稳步发展的时期。县委、县人委认真贯彻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关于改进和发展中等教育》精神,在教育工作中革除旧学校法西斯式的“训诫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废除国民党政府“校长专制”和开设的公民、党义、童子军训等课程,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的民主集中制,吸收老解放区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到1959年,县初级中学发展到有初中8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568名的规模,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居商洛前列,其中还有学子考入清华大学。这一时期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三个层级。

1.小学教育情况。新中国成立前,商南教育事业比较落后,全县共有小学48所,家馆、私塾15处,有教师198名、学生2250名。从1949年2月商南解放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期间,原国民党统治区的所有学校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陆续交由新成立的地方政府领导,各学校按照上级制定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人民政府要求原有教职工一律照常供职,取消原中心国民学校和国民学校等校名前“省立”“县立”字样,统一改为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并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名称编号予以命名。同时沿袭以前办法,采取完小合办、初小民办的方针,大部分初小仍为民办。当时全县6区56个乡374个村共有小学104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加强小学管理,统一推行校务委员会制,组织教师学习新民主主义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废止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启发诱导式和讲述故事式、寓理于事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民主管理,废除封建法西斯奴化教育方法,开展行之有效的小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订出课程进度计划,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相互探讨、写出教案,组织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观摩教学,进行评议交流;开展学生作业展览,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加强师生间交流等。

1950年初,县委、县人委对全县小学进行精减整编,规定在一个学校内同年级不足50人的并班上课,单班不足50人的并入附近学校上课,人数不足而又不能归并者与其他年级实行复式或二部制教学,音乐、体育、美术及政治课采取合并上课。经过整编全县小学学校和班数明显减少,但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学生数迅速增加,1950年下半年在校学生比上半年增加2094人。195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开始在全县各小学推行。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章》,各小学在管理上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分管教务和总务工作。1953年小学教育实行五级记分制,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方法,并试行集体备课和校长、教导主任听课制度,提高了教学效果。1954—1957年,按照《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各小学开设课程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音乐、图画共8门,后又增加生产技术、劳动、农业常识、体育锻炼等课程,各年级增设周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1958年各小学在管理上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展以改革教材内容和教育方法为主的教学改革,采取“增、合、调”的办法处理教学内容。同时,在小学教育上采取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伴随着“大跃进”热潮各类小学如雨后春笋建成,全县农村公办小学权利则下放给公社管理,在原公办小学校名前加上某某公社名称,教育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交还民办的小学逐渐增多。到1959年,全县民办小学发展到204所,学生11362人,民办教师320个,占教师总数40%。县城关小学、赵川小学、梁家湾小学和铁峪铺小学等被确定为县级重点小学。

2.中学教育情况。新中国成立前全县仅有县立初级中学一所中学。解放战争时期,商南县城成为国共两党反复争夺的游击区,学校教学秩序无法恢复,师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于1948年秋停办,直到1949年春商南解放后重新开学,只有初一年级一个班38名学生,这班学生在两年后毕业,经短期培训即参加土改工作队,成为新中国初期商南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县人委派员接管县立初级中学,废止国民党时期的训导制,统一设教导处,中学设校长和教导、总务两处,每处设主任一名,由教导主任协助校长进行教学管理,总务主任协助校长做好教学后勤服务工作。在教育体制方面,初中实行三年制,直到1958年高中部开始招生,学校成为完全中学。1950年人民政权全面建立后,县人委筹建县初级中学并附设在城关小学,取消“县立”字样,由县长兼任校长,首期招生37人,课程内容使用陕甘宁边区新编的中国语文、历史等新教材。同年8月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开设课程有语文、数学、政治、自然。1951年3月县初级中学扩大招生,由原来一个班扩大到三个年级三个班174人,并与完全小学分设,由商洛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53—1955年,中学教育贯彻执行“整改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初中停授外语课,语文课改为汉语和文学两种读本并同时授课,政治课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设工农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课。1956年3月,县初级中学交由县人委直接管理,并在赵川小学附设初中班,后单设为第二初级中学,原县初级中学改为第一初级中学,统一使用新教材。1958年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县城关中学招收高中生,文学和汉语合并为语文。1959年8月县城关中学成立党支部,实行由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中等教育情况。1941年在县立初级中学内附设的国民教育训练班,因国内战争停办。1958年为适应全国“教育工作大跃进”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县上办起初级师范班,附设于县城关中学内。当年秋季招收两年制简师班和一年制速成师范班各1个班,共112名学生,开设课程有社会主义教育课、语文、算术、教育常识、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图画等。1959年秋,招收一年制速师班1个、半年制师训班2个、三年制初师班2个共215名学生。1960年秋,创办商南县师范学校,撤销附设于县城关中学的初级师范班,初师二年级两班转入县师范学校。县初级师范班开办2年共培养小学教师291名。

总之,建国初期在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商南县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也随之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过渡,绝大多数教师通过政治思想改造成为新型人民教师,学校教学秩序得到恢复,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和学生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随着苏联教育体制的引进和教学方式的推广,商南县扫盲运动、基础教育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就,教育事业充满生机并稳步发展,为随之而来的教育事业改革和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商南县党史县志研究室)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