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洛南的种子
——记第一支进入洛南的革命军队许权中旅
李曼西 李武计
许权中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即原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追随国民党右派领袖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国民革命,公开反共,实行“清党”。7月初,冯玉祥将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和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合编,令史可轩(共产党员、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驻陕总部政治保卫部部长)率队东去河南,名为“整训”,实则阴谋伺机加以消灭。面对严峻形势,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抗冯拒命、不赴河南,由史可轩率部开赴陕北山区独立发展。7月4日,史可轩率部离开西安,从草滩渭河渡口东下,到临潼县交口镇弃船北去,向渭北山区进发。7月29日,史可轩被盘踞在富平县美原镇的地方军阀田生春杀害。部队北进受挫后退至临潼县康桥镇,由许权中(陕西临潼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统一指挥,暂属冯子明师,冯委任许为旅长,先后驻防临潼关山镇、泾阳县云阳镇及三原、高陵县城等地。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中共陕西省委常务委员会通过的《目前军事行动决议案》指出:“许旅在西北为党的最重要的军事基础,现在又是反冯战争中党的唯一军事力量”,对许权中旅寄予很高期望并倾注了大量心血。
一、艰苦辗转、屯兵洛南
随着形势的发展,许权中旅在冯子明、岳西峰、甄寿珊等大小军阀企图吞并,不能在泾阳、三原、高陵久驻,图汉南、进陕北均有实际困难的情况下,于1927年底南渡渭水向商洛山区进发。行至蓝田许家庙,许旅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冯子明指示的少数几个人策划部分人员叛变的阴谋,处决了参谋主任惠介如,迫使参谋长韩威西等人离队,纯洁巩固了内部。但冯子明并不甘心,有调集大量兵力围追堵截,企图全歼许旅。许权中在指挥部队粉碎敌人的“围剿”后,疾速东进,翻越秦岭,抢占了商县黑龙口。在黑龙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部队开往洛南,暂归属盘踞商洛的国民二军李虎臣部。到洛南后,李委许权中为旅长,驻防洛南县寺坡、三要等地。
二、健全组织、扩军整编
许旅进驻洛南后,中共陕西省委将许权中旅之中共军支改为旅委员会,仍直辖于省委。旅委员会由高文敏、许权中、杨晓初、张汉俊、高致凯组成,高文敏为书记。同时先后安排刘志丹(刘景桂)、唐澍、谢浩如、廉益民、吴浩然、周益三、刘中向、张汉俊、王授金等中共党员到许旅分别任旅党委委员和中共特派员,进一步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培养先进分子加入党、团组织,发展党员112人,使党员人数由原来的53人很快增加到165人,党支部由5个增加到18个,基本达到排有党员、连有小组、营有支部。在军队内部进行了组织整顿,肃清不纯分子,撤换不称职的指挥员,提拔优秀党团员到各级领导岗位。先后撤换了连长杨振远、张民三等,处决了10余名严重违反党纪军纪涣散军心的士兵。为扩充部队,在洛南鸡头关、三要、古城、灵口、商县腰市等地公开插旗招兵,亲自动员贫苦青年参军革命,很快就将全旅由1290人发展到2000余人,新组建了两个步兵团。为解决部队弹药缺乏问题,想方设法在三要街建起了小型修械所,除修理枪炮外,在当地群众支援下,利用农民自己练的铁,制造手榴弹和炮弹。在组织整顿和扩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练兵运动,在三要司东南边的沙河摊操练,利用山谷进行打靶、爆破,在灵口后庙沟组织了实弹演习。一时间洛南成了培养革命武装的摇篮,各地党组织纷纷介绍同志来部队培训。1928年2月底,中共渭南、华县县委选派王化民、孙景堂、宋蔚青等28名农民斗争中的骨干和积极分子来三要司受训,于3月下旬在许旅营长李大德带领下,带着枪支弹药返回,陕东特委随即以这些同志为骨干成立了陕东赤卫队,后来在渭华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发动群众、建立政权
许旅官兵不仅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磨面砍柴,还经常深入农村,和群众一起生产劳动、访贫问苦、征求群众对部队的意见,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们积极组织部队官兵深入广大农村,发动群众建立农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农民协会。先后在何村、会仙台、马家坪、水磨等地成立了农民协会五个、发展会员1700余人,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人民政权形式。会员肩扛锄头,手持镰刀、斧头,打土豪、分田地、抗税抗捐、参政议事,人民破天荒的第一次成了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张贴标语、组织游行、排演节目等形式,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启发群众觉悟,扩大革命影响。从而第一次将“共产党”、“共产主义”、“革命”、“苏维埃政权”等名词带到闭塞落后的秦蟒二山,把革命的种子播进饱受欺压的洛南人民心中,赢得了淳朴憨厚的洛南人民的无比信赖和衷心拥护,形成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局面。在他们的带动下,洛南的革命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景村农民刘实通、岳新明等400余民众揭竿而起成立的“红枪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被红二十五军入陕后改编为抗捐第一军。许旅在洛南开展革命活动期间,洛南涌现了许多农民斗争骨干,这些革命力量连同这块受革命熏陶的红色热土一起,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冲锋陷阵、参加起义
1928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利用冯玉祥与张作霖及河南地方军阀混战之机,决定在渭华地区举行起义。5月7日,许旅经灵口、柏峪寺、梁头源、石坡、巡检,出蒿峪口到华县瓜坡镇后宣布起义,于5月16日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队、赤卫队、骑兵队共1000余人。后率部直奔华县高塘镇,打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发动群众,攻打地主武装,拦截国民政府辎重物资,成立基层苏维埃政权等。渭华起义给国军以巨大威胁,国军调集大量兵力,在当地民团的配合下,接连对西北工农革命军发动进攻。6月20日,国军集中三个师的兵力,在国民政府陕西省主席宋哲元的亲自指挥下,分三路向起义地区疯狂进攻。在敌强我弱、损失严重的情况下,部队翻越秦岭撤退到洛南、蓝田一带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在洛塬街召开了追悼渭华起义死难烈士大会,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革命道理,率领部队开展打土豪、救穷人运动,处决了洛源街地痞蔡林娃和保安焦沟奸淫妇女的坏和尚,没收了洛源街“合盛顺”商号、保安“义仓”、财东杨治太等的财物,分给贫苦农民。举行了军民联欢大会,演出了《拉兵》、《要粮》等剧目,深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躲进深山的群众主动返回收拾好房子让部队住、为战士烧水做饭。革命活动的蓬勃开展,使敌惶恐不安,遂调集李虎臣部从潼关撤下来的方少海、丁增华等几个残旅和地方武装1000余敌“围剿”。7月1日,保安战斗失利后,经省委同意,取消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及军事委员会,党在军队中的组织秘密起来,不开展苏维埃运动,通过许权中的私人关系,仅剩300余人的部队暂归李虎臣部的刘文伯师。8月初,刘文伯师被冯玉祥迫出商洛进入河南,许权中旅于24日在邓县被打散。
从1927年底到1928年8月,许旅两进两出洛南,前后历时近八个月。其间许旅在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健全组织、扩军整编,宣传革命思想、开展苏维埃运动;发动群众成立农民协会,为民兴利除弊、排忧解难,抗税抗捐、打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等,在陕西东南部、商洛西北部燃起了农民运动的烽火,与渭华地区的农民运动遥相呼应,成为西北地区10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前奏,更将革命的星火撒遍秦蟒二山、红色的种子播进洛水两岸。(作者单位:中共洛南县委党史县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