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拥有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从五四运动、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组织在西安的建立到西安全境解放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西安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经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此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遗迹,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个时期所遗留的会议、战斗遗址旧址、革命前辈用过的革命文物、形成的革命思想、精神、传统、制度和理论,创作的革命文章、歌曲、戏曲等作品共同构成了西安党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
然而,由于革命根据地遗址旧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有些年久失修,有些遭到破坏,因而迫切需要对革命遗址旧址、革命文物进行抢救维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发挥党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链,重点培育党史文化品牌,形成西安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一、整合优势红色文化产业资源,加快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群
第一,西安市委组织和宣传部门要主动牵头,制定计划,利用西安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对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的基地。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书籍等宣传媒介的作用,找准红色文化与现代传媒的契合点,多形式、多渠道建立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大力宣传西安红色文化,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二,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管理模式,借鉴项目策划和管理的思路发展西安红色文化产业集群。
对西安红色文化市场进行细分,细分后的文化生态会形成一个千姿百态、错落有致的文化聚落群。西安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划分为若干单元,如西安事变红色文化聚落群、红军长征过境西安文化聚落群、中共西安组织所在地遗址聚落群、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聚落群等。每个聚落空间培育自己的明星品牌,定位各自的红色文化业态,形成自己的独特发展模式。同时各板块之间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具备一定关联性,又相互衔接相互完善。
a.西安事变聚落群
开发红色旅游业、红色影视业、或者开发演艺业《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大型舞台剧等,以“起、承、转、和”的叙事方式,把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整个历史阶段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幕:“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用大量艺术手法如革命火种正在萌发,如横幅、标语、口号、干冰舞台效果等展现如火如荼的革命场景,组合若干不同游行的队伍,场景恢宏壮观,让观众从一开始就仿佛身临其中。第二幕:“停止内战,西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模拟(即今延安市宝塔区)会谈,标志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东北军合作的开始。展现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握手道别场景,表现出共产党和东北军的肝胆相照,同舟共济。舞台背景布置为宝塔山晨曦初现,预示着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第三幕:“发动兵谏 ,逼蒋抗日”,在舞台上复原上世纪三十年代临潼华清池建筑布局,并辅以声光电等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临潼扣蒋这扣人心弦的一幕,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第四幕:“历史转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每个单元紧扣西安事变这个主题,同时又突出重点,从多个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b.红军长征过境西安板块
可以“开发长征文化与秦岭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红色旅游主题,还可以将开发范围辐射西安周边地区。一条主线:红军长征过境西安线路。五个重点开发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秦岭北麓遗址、红四方面军过境西安遗址、红二十五军葛牌镇苏区遗址、红七十四师遗址、红二十六军遗址。将红色文化资源嫁接于秦岭自然风光中形成有机组合,产生叠加吸引力和整体优势,同时还可以辐射西安周边地区如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扶眉战役纪念地、渭华起义遗址区、旬邑马栏革命区,以点带面,形成文化产业集群;中共西安组织所在地群落重点打造甘西小学和许权中烈士纪念馆品牌,拍摄制作相关电视文献片,开发拍摄红色寻踪纪实——中共组织建立的历史记忆,将零散的中共组织旧址用红色文化的大背景串联起来,系统展现中共组织成立、发展、壮大艰苦卓绝的历史过程。
第三,依托西安文化产业平台,开发红色文化产业数字出版传媒新载体。以红色电子图书、红色数字期刊、红色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动漫、资政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形式,把传统的红色文化资源,用数字化工具立体化地传播红色文化。还可以开发红色刊物和书籍的云出版平台,通过“机构数字图书馆”和个人数字书房,按超市规则选购数字内容产品,租用、托管、镜像、浏览、下载党史图书资料。
二、 培育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要善于利用西安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提高西安地方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魅力。比如设置红军长征路主题体验馆、4D党史影片播放场馆,党史动漫场馆,党史纪念品陈列馆等多样化主题展览馆。运用3D场景制作、党史人物蜡像、会议旧址再现、历史资料陈列、历史文物展示、历史活动体验等多种表现手段丰富党史展览形式,提高党史展览的视觉震撼力、内容吸引力、体验的愉悦感。
a.打造葛牌红色文化品牌。第一,对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中共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革命遗存进行修缮维护。建议市上拨付专项资金,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旅游局、文物局会同蓝田县有关部门对中共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革命遗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葺,征集革命文物进行陈列。第二,修建红军广场。由蓝田县委、县政府在镇中心修建红军广场,竖立雕塑群。并在此定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当地群众和游客休闲娱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去处。第三,建立西安市青少年夏令营基地,开辟青少年红色夏令营线路。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旅游局联合在葛牌镇建立红色夏令营基地,并以时间为序、红二十五军转战地方为点,规划开辟一条青少年红色夏令营线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艰苦奋斗教育。
设计葛牌镇红色旅游线路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陕西远见设计研究院)
b.开发红军长征过境西安革命遗址和青少年在西安境内重走红军长征路项目品牌
线路初步设计为:
两个中心(蓝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周至马召镇)、一条线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西安境内路线即现在的环山旅游路)。
从西安出发,到蓝田汤峪镇游汤泉湖;经白鹿原,至葛牌镇参观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返回游览辋川溶洞及进行辋河漂流;观赏王顺山森林公园。蓝田县有人类发祥地、美玉之乡、厨师之乡、白鹿原等众多知名品牌,有华胥氏陵、水陆庵、蔡文姬陵、辋川溶洞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地方特色的蓝田小吃和精美的玉雕产品。
从蓝田出发,走环山旅游路进入长安境内。先游览国家级地质公园翠华山,后经环山路走至西安野生动物园进行参观游览。在沿环山路走至沣峪口村,在老爷庙(此处需修缮)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让青少年知道,当时红二十五军是在怎样的艰苦条件下(一、没有中央的消息;二、没有行动的目标)走出困境。同时,在红四方面军与敌军各个激战处(吴家沟、王曲、子午),设立纪念碑,将其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后经环山路进入户县,其中沿环山路有高冠瀑布风景区、千年古刹草堂寺、终南名山紫阁峰、西安亚健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陕西太平森林公园、化羊峪风景名胜区、阿姑泉牡丹苑风景区、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全真道教重阳宫等20多处山水人文景观。在这条红色旅游线路上设定四个红色旅游景点:庞光镇焦将村、石井镇朱家堡、上涧子天主教堂、蒋村镇甘西小学。这是一条休闲旅游、观山赏景、提升境界的最佳路线。
在经环山路进入周至境内,可以游览集贤镇、殿镇、辛口峪、知行小学、任家城烈士陵园。后以马召为中心,沿黑口峪进入秦岭厚畛子、老县城等地方,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三、建立红色文化研究人才培育机制,构建学术研究中心
进行红色旅游导游、红色文化产业管理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资格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需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开展职业培训,不断培养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同历史学、产业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探究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生成、传承与演变规律,探索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的经济模式。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努力把西安建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文献资料与理论研究基地、红色文化产业开发基地。
(作者为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科员、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