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虎将符先辉

来源:陕西党史  时间: 2017-09-14  阅读量:

三秦虎将符先辉

邹长珍

1918年10月,符先辉出生在陕西省镇巴县简池坝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2年,刚满14岁的他自愿参加工农红军,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通信员、副排长等职,参加了苏区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教导团队长,游击支队队长、营长兼教导队队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先后参加了粉碎日寇进攻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上党战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副旅长兼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豫北战役、浮冀汾地区战役、临汾战役、白晋线战役、灵霍介战役、吕梁战役、晋南战役、宛西战役、陕南战役、川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军长、军区工程兵主任、军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为国防建设和加强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符先辉60余年的奋斗史册上,党安排他到哪里,他就到那里,哪里最危险最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地工作、英勇无畏地战斗,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和得失,他以卓越的文韬武略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他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一、故园热土成就英雄人格

镇巴县原名班城,又称定远厅,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里曾是汉定远侯班超的封地。1918年,符先辉出生在镇巴县简池坝,简池坝位于巴山腹地,地处镇巴西南,境内山大沟深,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简池人淳厚朴实的性格。

巴山故地,素来多慷慨悲歌之士。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连年战乱,土匪横行,地方豪强为非作歹,导致民不聊生,当地群众深受影响,也逐渐形成了热爱和平、追求正义、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优良传统。符先辉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童年时候的符先辉就显现出一些领导指挥才能,符先辉念私塾的时候,有着同龄人一样的顽皮,趁先生不在学堂的时候,他纠集一帮顽童,用自制的木刀、竹枪、弓箭,把人分成两队,装作打土匪攻山的样子玩打仗游戏,他们常常推荐符先辉当指挥官,由他下命令,孩子们冲锋,游戏中常常是符先辉一边的人获胜。也许这正是他军事才能的初步萌芽。慷慨仗义、见义勇为是符先辉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来的性格特征。一次一个漆黑的夜晚,土匪悄悄潜入简池坝,准备在街上抢劫,知情的人都纷纷逃走了,唯有他的老师蒋先生没有得到消息,符先辉得知蒋先生还没有逃走,不顾别人的劝阻,执意要回去救老师。他跑回村子到蒋先生家中把他叫醒并给他引路劈开土匪,脱离虎口。这些故事真实地勾勒出一个慷慨仗义、足智多谋的少年小英雄。

二、投身革命锤炼忠义之志

符先辉的童年是不幸的,由于时值乱世,家里的日子特别艰难,符先辉小小年纪就在外奔走,为一家人的生活操劳。母亲去世后,对年幼的符先辉刺激很大,这个深山里的热血少年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组织的童子团。符先辉在童子团里站岗放哨,打探敌人消息,给红军送情报,起到了重要的眼线作用。1932年春,符先辉正式加入了红军队伍,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也正是这一时期,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岁月与连绵的战火塑造了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品格。一次执行任务,中途符先辉得了急性阑尾炎,疼痛难忍,当时又没有药品,战士赵毓良看到符先辉疼得实在走不动了,要去背他,但被符先辉拒绝了,他知道,在这空气稀薄、道路艰险的高山上,负重行走有可能诱发意想不到的情况,他不想让战友为了自己去冒险。赵毓良只好搀扶着符先辉前进,符先辉执意让他先走,不要管自己,赵毓良坚持扶着符先辉继续行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最后他们顺利到达了目的地。直到多年以后,提到战友赵毓良,符先辉依然十分感激。

在极端艰苦的长征中,符先辉始终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1935年11月,红军左路“红军大学”成立,符先辉作为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系统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对年轻的符先辉日后指挥作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作为班长的他每天督促战士们学习,组织战士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利用休息时间给战士们讲故事、编顺口溜逗乐,以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积极宣传鼓励战士们。这个年轻的战士身上表现出的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乐观的处世态度,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热情。

三、抗日烈火熔铸军人本色

虽然在符先辉身上有着无限忠诚、英勇顽强等优秀品质,但真正使他由一个旧军人转变到民族英雄的是抗日战争,是抗日战争成就了超越时代的符先辉精神。

 在抗日救国的前线,符先辉身先士卒,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的枪声震动全国,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国共两党团结达成共识一致对外。1937年12月,从“红军大学”毕业的符先辉被调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他经常带领部队单独执行任务,上任不到十天的时间,便率领第一支队在祁县与日军展开激战。在血与火的磨砺中,符先辉将军真正走上了军人报效国家的光明大道,完成了军人本色与革命精神的实质性升华。

符先辉指挥打仗,总爱“靠前指挥”,甚至亲自侦察进攻线路,直接掌握敌情变化。他总是说:“作为指挥员,不能像瞎子一样盲目指挥,为了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必须到第一线!”正是由于他的英勇无畏的表率作用,他所率领的部队也很快培养起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符先辉先后参加了粉碎日寇进攻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同蒲、井子沟、沁源等战役战斗。他率部队与日、伪、顽军军浴血奋战,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抗日战争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抗战中的符先辉,犹如铁打的金刚、勇猛的虎,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负过5次伤。一次,日军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将他背部炸开巴掌大的伤口,他全然不顾,硬是坚持到战斗结束。还有一次,子弹打穿了腮帮,不能说话,他坚持战斗,后被强行抬下火线。在中条山与日军的一次战斗中,他被敌人的子弹打穿肩膀,仍然面不改色沉着指挥,直至战斗取得胜利。

每次战役,符先辉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抱定为国家民族尽忠的决死之心,力战不退。他在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把个人的生死与民族的存亡合为一流,与亿万同胞的命运融为一体,超越一己利害,敞开宽大的胸怀,展现出忠勇、谦恭、坚忍、无私等优秀品质。

四、内战硝烟锻造革命英雄

符先辉曾被第二野战军的一些老将军诙谐地评价为“跟我上”的尖刀将军。1947年9月10日,陈(赓)谢(富治)兵团四纵十二旅包围了由胡宗南部队一个营和保安团等2000余敌军守卫的卢氏县城,并制定了四面围城、同时攻击、以北关为主攻方向的战斗方案。而当时旅长有病,战斗由三十六团团长符先辉指挥。敌人的火力非常猛烈,十几挺机枪疯狂地扫射。数倍于我占领突破口人数的敌军猛扑过来,企图将我占领突破口的先头部队吃掉,形势十分危急。符先辉不顾个人安危,和冲上缺口的先头部队共同坚守阵地。当大家劝他离开阵地注意隐蔽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攻进卢氏城,我符先辉绝不离开这里。”符先辉团长的决心与行动给了坚守缺口的同志很大的鼓舞,增添了大家的信心。在符先辉身先士卒的率领下,21时整,我军全部占领卢氏县城,歼灭敌军1500余人。

一名虎将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军民的战斗力,也诠释出一个革命英雄在家国危难之时的人生抉择。解放战争时期,符先辉先后任团长、副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等职,摔部鏖战吕梁、汉水,挥戈鄂陕,血染牛蹄岭,解放全陕南。“身经百战摧强敌,留得丰功万古存”,符先辉为全国的解放事业、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符先辉在忧患中奋斗了一生,竭尽了全力,他为国家、民族付出了一切。在他身上,闪耀着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光辉,凝聚着对党忠诚的共产党人情怀,荟萃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核心价值。他以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杰出贡献,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尽管现今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是,他的革命精神仍然熠熠生辉,他高尚品德、崇高的革命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精神长河中,激励着海内外炎黄子孙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