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和弘扬党中央转战陕北的精神价值

来源:陕西党史  时间: 2017-11-15  阅读量:

挖掘和弘扬党中央转战陕北的精神价值

余少松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等部20多万大军对延安实施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英明决策,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延安、榆林两地,开始了“用一个延安换取一个新中国”艰辛而辉煌的转战陕北历程,直到1948年3月23日,从吴堡县的川口村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伟大的历史奇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有力地推动了各解放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全国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础。党中央离开陕北不到一个月,延安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只有十三个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刚刚一年半,新中国宣告成立。1950年毛泽东回忆起解放战争时说:“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周恩来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为我们留下了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意志。党中央和毛泽东在转战陕北历时一年零五天,行程2000余里,途径12个县、36个乡镇、42个村。其中,在延安途经4个县,7个乡镇,7个村;在榆林地区途经8个县,29个乡镇,35个村。驻留过38个村庄(榆林33个,延安5个),时间最短的仅几个小时,最长的达4个多月,其中超过1个月的村庄有4个(王家湾、小河、神泉堡、杨家沟)。野战军将士个个怀着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克服了一次次趟河、爬沟、过沙漠风餐露宿的艰难困苦,最终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洋枪大炮、飞机坦克,战胜了兵力10倍于自己的敌人。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为我们留下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站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一面”的崇高立场。谁和人民在一起,便是不可战胜的。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期,在“胡祸天灾”的严重破坏下,人民群众对国民党军恨之入骨,对解放军则大力支援,宁肯自己吞糠咽菜,忍饥挨饿,也要把省下来的粮食送给解放军。在转战期间,人民群众还是一支不可忽视的运输部队,他们经常为解放军带路送信,探听军情、传递情报、运送粮草、军火、伤病员、机器物资等。为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说:“边区的劳动人民,是我们看到的政治上最有觉悟最有认识的人民”。陕北军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转战陕北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战争不仅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抗,更是民心的对抗,“兵民是胜利之本”乃亘古不变的铁律。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为我们留下了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先锋精神。在转战陕北期间,敌我兵力悬殊,西北野战军将士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历经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重大战役的血火淬炼,他们以血肉之躯英勇抗敌,血洒疆场,摧毁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同时,部队实行创造性“新式整军运动”,克服了各种不良习气,加强了政治团结,提高了军事战斗力,保障了一次次战役的迅速完胜。原预计5年的解放战争,实则3年多便走向了全国的胜利。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承载红色基因的精神标识。毛主席和党中央转战陕北留下的丰富历史遗存及其承载的思想资源、文化资源和物态资源,是陕西人民、榆林人民弥足珍贵的红色遗产,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毛主席转战陕北尤其是转战榆林期间,撰写各种政策性的指示、文章、讲稿几十篇,是转战陕北时期理论创作的高峰。毛主席在佳县朱官寨、神泉堡,米脂杨家沟的七个月中,开始思考军事以外的治国之策,开始了转战陕北以来最为集中的理论创作,这些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杨家沟,这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地方,也是毛主席理论创作最多的地方。毛主席和党中央转战陕北留下的物态资源,包括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以及在历史遗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烈士陵园、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是留存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渠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标识。转战陕北期间革命旧址共有52处,其中,延安市有革命旧址10处(宝塔区2处,安塞县1处,延川县1处,子长县6处);榆林市有革命旧址42处(清涧县3处、绥德县5处、子洲县6处、靖边县3处、米脂5处、横山县3处、佳县16处、吴堡县1处)。有效保护、利用和开发这些红色资源,继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党史部门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能,责无旁贷。

历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延安、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包括党中央转战陕北在内的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在点多、面广、量大、线长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投入巨额资金,在陕北革命旧址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陕西红色资源不断增添新的亮丽的风景点。希望榆林市县党史部门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史资源的难得机遇,以持续开展的纪念党中央转战陕北系列活动为契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开发上主动作为,走在前列。

一是硬件和软件建设要相得益彰。在抓好硬件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做好软件工作,特别要把反映旧址历史的布展工作抓好。要避免一些地方目前在旧址展陈中存在的简陋布展现象,在充分搜集与旧址相关的实物、整理相关史实、丰富展陈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好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增强参观者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沉浸感。

二是要提升党史纪念场馆育人功能。要以建设党史强省为引领,加强党史教育基地建设、党史陈列馆建设。结合红色资源项目开发和建设,努力打造在全国能够有重要影响的党史教育基地。通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模式,挖掘、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形成集成比较优势,如完成资料数字化、制作网上纪念馆,拍摄专题文献片、纪实片、影视片、动漫片等,将红色资源研究成果进行积极转化利用,因地制宜丰富革命纪念场馆、重大党史事件发生地和重要党史人物活动地的党史教育内容,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同时,要善用“大人物”中的“小细节”、“大变革”中的“大节点”感动人、感染人、教育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党、爱党、信党。

三是要确保政治正确和史实无误。全省各级党史部门要坚持党史姓党的根本原则,深入开展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历史细节挖掘与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驳在党中央转战陕北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在革命旧址和纪念地的保护利用中,要特别重视布展环节,不能重形式、轻内容,用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掩盖展陈内容的空虚,切忌随意扩充展陈内容。要抱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严把政治关和史实关。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发挥党史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旧址的历史风貌上特别是展陈大纲、解说词以及标志碑文字说明等方面进行把关,确保政治正确、史实准确。省发改委日前下发了《关于下达陕北革命旧址保护设施建设2017年省级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指出“标识碑相关文字说明请各市发改委协调党史、文物部门审定”。希望各市县党史部门在这项工作中主动作为,切实负起责任来。

四是挖掘红色文化价值,引领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与当地自然生态、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资源相结合,与移民搬迁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积极发展复合型、体验性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富有特色的配套服务项目,提升产业化水平。

回顾7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任重道远。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转战陕北期间不仅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功绩,而且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施“五新”战略实际,认真学习和借鉴丰富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以追赶超越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