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和践行马克思所创立的思想体系的精髓,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我个人多年来学习、教学、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验,我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谈几点认识。
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共产党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历史方位、历史使命、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战略安排、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等方面。
一、历史方位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第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第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第四,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二、历史使命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党在新时代肩负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新。新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体系的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概括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四、战略安排新。新思想开启新征程。“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断,用来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体系与中国新时代的需要,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间的关系再恰当不过。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五、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新。要实现新的战略安排,就需要新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这里以文化方面为例简要说明。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阐发方式新。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种独特的阐发方式,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又全面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其二,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政策举措新。主要体现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人民一定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再次书写出浓墨重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