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印记】彪炳史册的延安文艺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 2020-09-14  阅读量:

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云集延安,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开展抗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了文艺唤起民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在中国人民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7年8月,作家丁玲、吴奚如及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等在延安发起组织西北战地服务团,由文艺工作者和进步青年共30多人组成,丁玲、吴奚如分别任正、副主任。该团成立后不久,即东渡黄河,足迹遍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战地服务,受到广大民众和八路军指战员的欢迎。

11月24日,陕甘宁边区文化工作者成立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化界救亡协会。随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陕甘宁边区音乐界救亡协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陕甘宁边区美术工作者协会等专业协会,电影社、延安电影团等也相继成立。其中,延安电影团先后拍摄《延安与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会议》《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纪录片,在动员和教育人民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也留下了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影视文献资料。

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延安召开。会上先后有几十位作家发言,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并作了结论,阐述了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系统地回答了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强调党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立场、态度的问题。5月29日,陕甘宁边区文委决定成立临时工作委员会,实行战时文化动员,号召文艺工作者到部队去,到地方民兵中去,文武结合,进行对敌斗争。1944年4月28日和5月2日,中共西北中央局文委两次召开会议,强调戏剧和戏剧创作要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秧歌剧运动要有群众性,从实际出发,以普及为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斗争实践中创造出一大批深受工农兵欢迎的文艺作品。1943年春节在陕甘宁边区开始出现新秧歌运动,迅速遍布边区乡镇山村,平均每1500人中就有一个秧歌队。边区还有音乐班124个、皮影戏班62个。其中,以陕北民间秧歌为基础创作的新秧歌剧《兄妹开荒》是最受群众喜爱的作品之一。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影响和推动下,各抗日根据地也都掀起了新秧歌运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作了一批大型歌剧。其中《白毛女》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很高成就,1945年5月,被确定为中共七大全体代表演出的剧目。

新秧歌运动也带动了诗歌、小说、新说书、快板、戏剧和音乐等的发展,一批优秀作品如《南泥湾》《血泪仇》《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也都风靡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流传至今。

延安时期的文艺使文艺与人民,特别是与工农兵群众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艺术创作者和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大幅度接近、结合;艺术主体形象中劳动人民大幅度替代了社会其他阶层的人物和生活;艺术欣赏者突破知识阶层,大幅度地走向劳动阶层。

延安时期的文艺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在服务人民大众,服务抗战方面书写了彪炳史册的业绩,也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营养。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佘林君)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