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韩城市芝川镇芝源村。
1937年八九月间,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3个师,约3万余人,在朱德挥率领下,分两批出师东进,取道韩城,从芝川渡口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为了支援八路军顺利东渡,解决好东渡中的实际问题,中共陕西省委特派员赵伯平和交通王筠向中共韩城县委通报了大军东渡情况,要求县委配合国民党县政府做好迎接和支援工作。
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令地方政府负责八路军渡河各项事宜。中共韩城县委配合国民党县政府按期筹集了100多只大木船,并派共产党员、水手徐岱云负责调动船工工作。部队到来前,船只已集结完毕,随时准备出发。
115师从三原县出发,8月30日进入韩城宿营一晚,8月31日从芝川镇东渡河。
9月6日,120师从富平县庄里镇出发,9月8日到达韩城,9月11日顺利渡过黄河。
为纪念八路军东渡,在八路军东渡遗址旁建有“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一座,全碑由三片高大、雄浑的竖向碑体和八个船型基座组成,碑体寓意当年东渡黄河的八路军3个主力师(115师、120师和129师),碑体下为曲面党徽,将3个主碑紧密联系在一起,寓意八路军3个主力师由党统一领导是取得胜利的保证,基座寓意扬帆东渡的八路军和艰辛的八年抗战。
2006年6月,被中共韩城市委公布为共产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6年9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